2025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全病程治疗的分期、治疗目标和原则
抑郁障碍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为防止疾病复燃或复发,改善预后,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抑郁障碍的全病程治疗与管理原则见下表。
抑郁障碍复发率高达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为防止疾病复燃或复发,改善预后,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抑郁障碍的全病程治疗与管理原则见下表。
在与2型糖尿病漫长抗争的19年中,68岁的他,身体仿佛一座接连失守的城池。下肢麻木、视力模糊、泡沫尿……种种并发症如暗影般层层逼近。血糖持续失控,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2.1%,传统治疗手段似乎已触及天花板。他的健康迷局,能否被打破?
根据相关权威报告数据及现状分析,我国老年痴呆相关健康形势严峻,其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攀升,由老年痴呆引发的认知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等情况,给众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每年因老年痴呆导致严重健康恶化甚至失去生活质量的案例数量庞大。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进展中的关键并发症,其规范化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南香山门脉高压论坛”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门脉高压的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高发于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流感一般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防治?市中医院医生介绍,流感相较于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加明显。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满沪城。在2025年10月11日,“呼吸与共|肺癌共病全病程管理中国行动”在上海盛大启幕。本次会议由我国呼吸领域权威专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汇聚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肺癌共
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而在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已达5.3%,预计到2030年患者总数将超过1500万。这种以海马体萎缩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为典型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造成记忆丧失与定向障碍,还可能引发失语、行为能力丧失乃至人格改变等
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名为β-淀粉样蛋白(Aβ) 的异常蛋白质。这些蛋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斑块”,沉积在神经元之间,破坏细胞功能,引发炎症,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大脑萎缩。这被认为是驱动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下,帕金森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的重要问题,全球超 600 万患者中,70% 确诊时已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运动症状,随病情发展,睡眠障碍、认知减退等非运动症状还会加剧生活困扰。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下,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患者而言,患者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向其提供关于健康状况、治疗方案及生活方式的知识与信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从而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是患者获取疾病知识的渠道,更
在痉挛性斜颈的治疗道路上,许多患者都曾将希望寄托于单一的肉毒素治疗。然而,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的患者都知道,肉毒素只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真正的关键在于联合治疗。
骨髓炎是骨骼组织感染性疾病,由细菌、真菌或分枝杆菌多种致病菌引起。中医里面称为“附骨疽”,指毒气深结于骨的化脓性病变。
在2025年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ADV)会议上,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皮肤病学与儿科学临床助理教授、芝加哥综合湿疹中心创始主任——皮肤病学家彼得·利奥医学博士,就特应性皮炎的管理发表了前瞻性观点,强调了患者从日常保湿到进阶疗法的治疗历程。在这次独家问答中,他
年纪大了好忘事,“老糊涂”了,情绪变化如翻脸……习以为常的老年症状,可能不是单纯变老,而是病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又称AD)。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症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5%,85岁以上高达30%。该病会影响人的寿命,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
2025年的活动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别人周末睡到自然醒、和朋友去露营、逛商场,你却还在病房里来回穿梭,看病历、查房、写病程、做病例分析。
2025年9月10-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汇集了肿瘤领域的顶级专家,聚焦肿瘤内外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列讨论。其间,
在当今医学实践中,个体化治疗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理念。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苗莉医生分享的一位68岁女性2型糖尿病(T2